top of page

行  为             装  置             文  章             简  历            文  献            展  讯            链  接            联  系          ENGLISH

评 论

一点基本内容 

胡昉

基本出发点 

        这篇文章并非为了减轻人们对一个艺术家作品的思考难度,当然,文字从来也不应该疏离人们和一个艺术家以及他的作品之间的关系,如果文章能创造了解一个艺术家的另一条可能途径。

 

        这篇文章出发于这样一个我们都能感同身受的普遍事实:生活促使一个人选择了艺术,他成为人们通常所说的“艺术家”,但这个身份对他来说意味着什么,他必须自己去回答。尤其是,艺术的神话在这个伟大的国度已经断裂过数次,而最近这次,它的颓势始终无法得到挽回,当一个人选择成为艺术家时,他已经注定承担了太多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已经不能再轻描淡写地推卸到政治权力和国家政体的阴影笼罩。

        生于60年代,经历了文革以及八十年代改革开放,九十年代商业狂潮以及新世纪之后的移民纽约,“转型”已经成为林一林的社会生活方式,他不得不始终在多重视线中寻找“我”是谁,并一再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西方的概念艺术和极少主义曾是林一林(以及这一代)重要的思想源泉,它不仅使他们解放了双手,也解放了观念的束缚,但并不意味着它是对中国“现实性”的回答,而自身的作品如何从中国的“现实性”之中生长出来显然是一个更为有机的过程和艺术史知识无法穷尽的问题。

 

       我所感兴趣的正是这诸多不可承受之重如何变成个体生活感知系统的一部分,非但没有压垮个体,反而释放出他生命的能量。

       这是一种奇异的个人空间的转换,藉由一些现实的材质,呈现为“作品”——在林一林的实践中,艺术成为个人赎回自我,并重新与现实发生关系的媒介,同时这也是与艺术史上的“原动力”对话的最好方式。

problem12_edited.jpg

© lin yilin 2018

bottom of page